为什么在Coronavirus肆虐时我会想到中医?

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肆虐,导致武汉城市关闭,人员不能外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开始重视起来了。各方献计献策,有贡献口罩的,有贡献科普文章的,有贡献倡议人员流动的,也有贡献药方的。

我看到这类所谓的药方,无论是号称治疗的,还是号称预防的,都只想回敬这个最正宗的药方。

我为什么这么嚣张,敢质疑专家的药方?

稍微动脑想一下,就会发现无论药方是怎么来的,从形式上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必备要素:

  • 作用

  • 用法用量

  • 适应对象

  • 不适应对象

  • 副作用

以上是个人“感觉”,为了验证,我特意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五十四条 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 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 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 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

从“形”上看,就能够筛选掉一批不可个的药方。请轻擦眼睛。

为什么会有中医专家发这类药方?

先从”中医“这个词讲起。什么是中医?

医是中心词,中是定语,中医是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医学理论。中医的结果是古人在治病过程中记录的大量药方,比如著名的《本草纲目》。我们摘取其中一些药方。

不孕的夫妻于上元节盗取富家灯盏,置于床下,可令人有子。

鱼网“可治鱼骨哽喉,用其覆颈,或者煮汁饮之,或者烧灰水服,鱼骨自下。”

这些听起来就很扯,但不得不说,这就是中医的结论。

这本身不丢人,因为人类认识医学或者科学的水平就是随着时间在不断进步,逐步向真理逼近的。但是丢人的是,在有了”双盲试验“这样的筛查方法后,中医并没有认真筛查,而是秉承”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想法,拿来就用,这才是可悲的地方。

中医专家可以大嘴巴一张就说出一个药方,这个药方有什么效用、有什么副作用,全然不顾,这和宰杀蝙蝠吃蝙蝠而不考虑可能有什么副作用的野蛮行为有什么区别?

中医应该怎么发展?通过分析、筛查,去伪存真。

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人类对人自身的认识水平是非常低的,到目前为止可以治疗的疾病数量非常有限。随着近代解剖学、物理、化学的发展,人类已经在检测水平上提高了很多,但治疗水平依然低下。

这种情况下,“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路并非不可行,但需要做充分的试验来筛查。而双盲试验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什么是双盲试验?从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哪个更好喝说起。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哪个好喝?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让顾客说话,比如选择100个顾客(选择有讲究,比如需要考虑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因素,先按下不细表),然后有几种可能的方式。

方法1:不保密测试

每个人给两罐,分别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品尝后分别打分,哪个分数高哪个就好喝。

但是,很难说有些人就是某种可乐的铁粉,他会直接说出自己喜欢的可乐更好喝。所以这种试验方法是无效的。

方法2:单盲试验

将两种可乐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杯子里面,让顾客喝,然后打分,因为顾客不知道哪个杯子装的是哪种可乐,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但,依然有问题,因为给他可乐的人知道哪个杯子装的哪种,难说他的肢体语音包含了一些信息而影响品尝者,所以结果依然不是很可靠。

方法3:双盲试验

分为三组人,第一组负责倒可乐,他知道哪个杯子装的是那种可乐;第二组人传递可乐,他不知道哪个杯子装的是什么;第三种人品尝并打分。

能想象出来,这种双盲试验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测出比较客观的结果来。

中医应该怎么办?

比如,治疗肺炎,从各种古代“圣人”的书籍中和散落在民间的药方中进行初步筛查,明显违反常识的去除,剩下的做分组测试,对病人进行双盲测试,通过这种方式去除掉无用的药方,对有用的药方再按照现代医学方式,分析其成分、含量、用法等,从多个维度再进行试验,可能可以找到一种新的药方来治疗肺炎。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的功劳吗?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大家多少知道一些。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与威廉 ·C·坎贝尔、大村智共同被诺奖委员会授予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 彰“三人发展出針對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疗法”,屠 呦呦独享其中一半獎金。

看看这段话:

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组建的北京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组的组长,负责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屠呦呦以及她的工作团队希望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对抗疟疾的物质,他们查阅大量古代医学典籍,察访民间药方,拜访各地在世的老中医,选出约2千个有关对抗疟疾的药方,筛选后集中针对200种中草药的380个可能药方研究,最终锁定从青蒿中提取抗疟疾药。

她从约2千个有关的药方中进行筛选、研究,最终锁定青蒿素,这和大海捞针差不多。如果说她是得益于中医,也行,但我更想说她得益于现代科学思维和科学分析方法。

总结

  1. 学习常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 用常识(包括逻辑)思考和筛选海量的信息。

  3. 过度的文化自信实则是自卑,站在人类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中国人、武汉人、河南人的角度看。